
医院信息集成平台系列之二:技术路线与发展趋势
来源:HIT专家网 作者: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 郑西川
2012年,全球数据总量为2.5万亿GB,其中30%的数据源自医疗,且90%的数据是过去两年间产生的。理性的决策能力是医院核心竞争力之一,医院管理层需要借助分析技术,利用日益增多的数据和计算能力,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做到智能决策和实现领先优势。在大数据时代即将叩响医疗信息化建设之门时,国内的医疗信息集成平台建设得到了很大发展。
国外医疗信息集成平台建设
1.医疗信息系统标准化与集成平台厂商的专业化。在欧美国家,HL7、DICOM、IHE等医疗信息标准得到广泛而深入的应用,这些标准一定程度上可以使得集成变得更加容易。但这些标准本身的复杂性,也提升了集成工作的专业化程度,需要有专门经验的团队和公司,有专门的集成引擎产品来解决医疗集成问题。在这种环境下,就产生了一些专攻医疗集成领域的医疗IT公司,它们有自己的集成平台产品、技术咨询和服务团队。
2.国外医院对集成平台的采用十分广泛,特别是小型化的集成引擎,拥有广泛的市场。据报道,美国有60%以上的医院使用了集成引擎技术。不少大型信息系统(如全院电子病历、区域居民健康档案等),由于本身就需要跟众多其他信息系统集成,在其产品内部就包含了集成引擎的应用。相比那些大的集成平台,小型化集成引擎更受用户欢迎,它们的部署和维护相对比较简单,既可以解决某个小范围的集成问题,又可以通过组合和级联,实现更大规模的集成。
3.大型的医疗信息交换(HIE)项目,风险依旧很高。大范围(比如集团医院或区域)集成的真正困难并不在于信息技术。在多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大型集成平台项目常常失败。
国内医疗信息集成建设
国内传统的HIT厂商大多采用国外集成引擎,HAI(医疗应用集成)技术难以完全消化吸收。随着医疗信息化的深入发展,不少医院越来越意识到HAI的重要性。国内传统医院信息系统厂商,大多缺少医疗集成方面的产品和经验,不少选择了跟国外集成平台厂商合作的方式。但集成平台不是一种拿来就用的产品,而需要进行大量定制中间件。国外集成平台功能复杂,为了适应国内医疗信息标准化程度较低的情况,需要大量的二次开发,由于对医疗信息标准和医疗集成经验的缺乏,国内HIS公司往往难以完全消化吸收国外的技术。
1.应用模式
应用模式之一:以HIS为中心的信息集成。
国内大多数HIS都是以人、财、物为主线进行建设,通过财务费用主线串起医院运营管理的信息,临床信息处理在费用项目基础上以套餐及界面整合等方式得以部分满足。有些医院认为在HIS的基础上,利用集成平台引擎的优势,通过与LIS、RIS、EMR等对接,能串起更多临床信息,以满足临床信息系统建设的需求。国内的一些医院在HIS基础上用HL7或SOAP,跟RIS、LIS等系统进行互联互通,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信息标准化水平。然而,作为业务支持系统的HIS,同时又作为信息集成整合的发起端,在系统架构上存在重大的风险和隐患。因此,这种模式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临床信息集成问题,但绝对不是长久之计。
应用模式之二:以CDR为中心的信息集成。
目前大多数电子病历应用只解决了病历电子化问题,没有解决电子病历的交换问题。而卫生部的电子病历应用水平评价指南已明确提出,电子化之后的交换和共享,才是决定电子病历的应用水平的重要指标。临床数据中心(Clinical Data Repository),正好是解决包含病历在内的全程诊疗记录的电子化交换问题的关键。国内一些有远见的医院,借助集成引擎,把医院不同信息系统中的临床数据,以病人为中心汇总到CDR中。并在此基础上,提供了针对移动查房的临床门户、针对面向医院管理者的决策支持系统等多种应用。
医疗信息集成平台的技术路线
目前,常见的技术路线主要有两种方式:
1.以交换技术为核心的平台建设方案
不包含数据汇集服务,没有建设医院统一的数据中心。早期以微软和IBM技术方案为代表,采用BizTalk和Message Broke等技术。通用技术在医疗领域内的运用,主要解决数据交换的问题,也能根据预先定义的数据利用需求,抽取部分数据,但由于没有基于数据中心的分层架构,数据的共享利用缺乏灵活性和可延展性,无法适应运营决策、临床科研不断变换的应用需求。而且,单一的公共交换服务在实施过程中,其业务逻辑的定义往往非常复杂,实施的技术难度大。这一技术方案在功能方面仅能部分满足医院业务的需要,建设周期比较长。
2.以数据中心为核心的平台建设方案
可以包含或不包含交换服务,采用统一智能平台。该方案专门针对医疗领域开发的医疗信息集成技术,可以解决当前医院临床、管理和科研对于数据共享利用的迫切需求,在结合交换技术的基础上,实现IT架构的分层解耦合化,完成对流程的梳理,摆脱对单一厂商的依赖。因此,可以完全满足医院各方面的业务发展需要。
综上所述,以数据中心建设为内容的信息集成平台,无论在业务支持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之间,还是医院信息化建设水平从电子化到智能化的发展过程中,都是医院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必须阶段,也是临床信息化的必然趋势。基于集成引擎搭建的CDR,都是承上启下的关键组件。相比以HIS(或医嘱)为中心的集成和以CDR(或可交换的全程诊疗记录)为中心的集成,投资受益率更高,对于医院长远发展来说也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
因此,笔者建议:现阶段应以全院数据中心技术为核心,结合基于企业数据总线(ESB)的交换技术,进行医院信息集成平台建设,以同时达成数据共享与交互的多重目标。